曾經有人問,早午二齋,不就是吃飯而已嗎,為什麼古德會把早午二齋看得那麼重要,要列入佛門五堂功課之內呢 ?

回答說,提出這個問題,可見没有「食存五觀」。

何謂「食存五觀」 ? 
一者、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者、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者、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者、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者、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用齋之時,正是六根對六塵的考驗:眼看著動人的菜餚、耳聽著大寮炒菜的聲音、鼻嗅著美食的芬芳、舌嘗著美味的口感、身處於食物的前方、意感受著味蕾的覺受。

六根面對這種境界,是起貪心,還是保持著正念 ?

每吃一口飯,可有「食存五觀」 ?

到了冬天,行堂發下去的飯菜,早就涼了,是怪行堂太早發菜,讓自己吃到冷的,還是懺悔自己没有福報吃到熱的 ?

比較好的水果都被上座夾光了,是怪上座没慈悲心不留一點給後學,還是生尊敬心歡喜供養上座 ?

遇到自己喜歡的菜色,是盡情的吃撐了肚子,還是適可而止 ?

過堂之時,坐姿與進食的威儀,有没有合乎出家人該有的僧格 ?

……… 早午二齋之時,太多太多讓我們學習的境界了。

叢林當中,都是採用「過堂式」用齋的。居士供養什麼,大寮就煮什麼;大寮煮什麼,行堂就發什麼;行堂發什麼,自己就得吃什麼。

五觀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

誰還敢說,佛門中的早午二齋,只不過是「吃頓飯」而已 ??

──離垢清涼園──

26170986_1549302301772287_2342415061141700560_o.jpg

 


 

 『到了冬天,行堂發下去的飯菜,早就涼了,是怪行堂太早發菜,讓自己吃到冷的,還是懺悔自己没有福報吃到熱的?』

過慧律法師開示這則廣欽老和尚的公案,多年來也時常追著這個問題不斷地思辨。今夜回頭再感受一下祖師大德呵斥的片段,再細細檢視那些年來自己所執取的境相,這時才發現 「吃冷或吃熱,到底該怎麼做才圓滿」終究還是無法找一個「看起來漂亮」的答案。

因為佛法是對機的,有些對境因緣是應對機者而觀機逗教,於那時當下所面臨的是非對錯,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重要的是要能迎機入悟。所以即使我們有很多觀點可以理直氣壯,可以是非分明,但是我們所執取的境相也許可能只有局部性或殘缺的片段,故也無法掌握它真實的全貌。因此我們在拉扯中不斷思辨,我們誰也沒有答案。

漸漸我累了,明白那些是非對錯以及永無止境的識心爭論,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何不重新導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呢?

此刻思辨與臆測的心止息了,終於稍稍放了心,我才摸清自己更想深層的「再出發」── 原來那就是懺悔,自轉因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思惟 反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