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這位媽媽是實修行者,這事遇上了,該怎麼辦?
不偏袒則失去人性,袒護則失去佛性,這個對境,對理念堅毅的行者來講,難度已超乎想像。
問佛,也可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除非自己是事件中的應緣當機眾,我想這裡頭應該有一個關鍵的要素能依佛法破見思惑吧?
好像又回到我師父當年面對道場不如法事件那一幕....
● 盡到人的情分(令遷單、止息紛擾、給予當事人交代)
● 健全道務運作(不得不與現實趨近、給予將功贖罪機會、為衆弟子延續慧命道糧)
他總是在因緣下隨順眾意、隨其善從之、隨增上緣而不斷弟子慧命,就像那位母親可能充滿憤恨和不諒解,明知掩飾不了真相但又忍不住為自己骨肉護航,兩難情況下必須表態,放手讓橫逆因緣決定命運,而我的師父則是放手讓違緣決定眾弟子增上道緣。
五年後,我確定宗門弟子如你我之緣深同修,都能夠增上道緣沒錯!
歲末之時又開始感懷師父的恩德....
感受到一種純然的心靈樣貌:真心為用
練習空性的第一步:離妄
實現空性的第一步:顯真
見證空性的第一步:色空不二
這類宣導影片傳遞訊息總是讓我感受到「戒」的重要性,不管處世準則還是戒法,這樣的真理形式,照著做就錯不了。
故法需要善知識的傳遞,所以才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師僧善知識能補足我們聞思修證的的不足,對眾生是多麼重要啊!
不是我歹心,因為憤世不義促使自己福報被凍結,三鶴加一鶴!
如果福報像隨時可以動用存款,那麼陰德就像可透支可動用的資金。「積陰德」就像我們在資金不足時,已事先向銀行設定透支額度及貸款一樣,以備不時之需。做陰德概念以佛家思想來說,如同去除自心慳念,達到無私無我的利他境界。這位仁兄即使還有些許福報,或者可以說還有些許存款,當他需要大筆金錢周轉時,沒有管道調頭寸一定陷入「吊鼎 」窘境,可見積陰德何等重要。所以,遇上與世法相違之事,感覺有教化可能,一般實修之人心態大多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敢念慳嫉惡。
入佛法教海若失去善方便,如同不善於理解及應用一樣,勢必拘泥在「部份相似」不懂得變通。
比如時下某些放生觀念,有些教人佛法的大德不會導正錯誤放生,不會教怎麼從自心習氣及居家環境下手處來兼顧「生存與治理」做護生,偏偏硬是要跟養殖通路及其販賣業者買命來放生才顯得殊勝?
呵!而且魚硬要放水庫蛇硬要放田家,功德對這些人來說,就像這台電視蠻幹一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