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81.jpg

37880.jpg

 

把信仰當作精神麻藥,當家頭頭或大師說的話就比較有威信?感覺上這些佛弟子信仰的熱情基本上都是唯美派佛教文青,通常熱愛追求表相層次的「美感佛法」,這樣的虛實法教流於世態俗情,並不能廣泛應用在生活中發揮佛法真實的作用。但看他們上師披髮削臉、緊身束腰就知道弟子們效法什麼....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需要更清楚的認識,從眾生接觸和願意領受正法的緣起來看,每個眾生各有業緣,即使親近的道場再怎麼敗壞,他們因為沒有吃虧或不知偏差緣故,至今依然不捨離去繼續進修,這是業力使然的物以類聚現象。所以在這樣沒有吃虧且業力不可轉之持續慧命階段,當事人對佛法知見的錯謬處,認知是沒有對錯可言的,當然於修學緣境裡也只有道業成長的快慢而已。因為眾生修學所緣之境各各不同,持續慧命決重於善根,而一點點的善根隨者業力和因緣不斷深化思辨能力,內心的這些激盪也可能積壘成智慧潛能(慧根)。

講直白一點,這圈子學佛人不是沒有善根,只是必須不斷從錯誤中學習經驗、不斷修正慧根。差別,只有快慢,或許未來際會為此修學記憶而留下改造慧命機會,獲得善妙之因。我認為,僧人克盡「本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為首務,於佛制與僧倫的根本原則勇敢提出批判才是。至於學眾修學道場及慧命成長的相互因緣,儘可能隨順眾意,選擇切割來深觀因緣,勿將眾生能發精進之方便當做「砲灰」。能清楚事理,瞭解到佛門問題所在,引以為自己判攝理路與正見抉擇,才是真正體會到的佛法。

 


 

迎合刁蠻性格,行造作之義,也是「善巧方便」智慧。

誰說依內修而溫良恭儉讓才是真正的修行和經驗?

菩薩道修行靠這一類品德修養還是不夠的,靠的是智用!

 


 

穿梭而過的亂世場景,皆為宿緣之前行,若因果逆推,其中可以理解和感悟到什麼是因果悖論及祖德流芳的概念。

如果時間回到過去,當時他太太的阿公若見殺隨喜,那麼這個外省學生小命可能就不保了,沒有機會娶妻生子,也就沒有原創故事的角色出生,這當中可以讓人深切領略「祖德」重要性和影響力。儒家用祖德,佛家用善根福德因緣來詮釋因緣果報與命運關係,「給人一些因緣」必能獲善妙所依。

小時,外公曾告訴我,他和宜蘭黨外名人郭雨新是同學,他後來加入國民黨為光復後地方鄉鎮的官派首長。幼時耳聞228在地所發生的傳言,曾經聽到我外公於軍警實施清鄉時,在機槍掃射下幫助一些人得以逃命。或許就因為他的行善積福,晚年時三次中風都沒斃命,而我們這些子子孫孫受祖德福蔭,人生的路途都發展平順,可見留給子孫後輩的德澤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戒」這種感受,原來如此,指的是擁有應對混亂的能力!

 


 

尊者的本意,其實我心裡很清楚,文中有顯著「不殺」的衍生義,我判斷很多學佛人可能就此認為「忍」或「如如不動」刻板概念。

佛法正理如果吸收不良就會變成相似佛法....因為這篇開示當中,如果護持學佛者與弘法者不能進一步剖析道理,讓學佛人從不同視角及對應的情境切入参究,極可能讓人產生錯解及矛盾。

其實尊者教化理念正確無誤,但如果我們未能思考話中的深意,將領會的義趣和道理融合在一起,一味地只想廣泛流傳,假若見聞者也跟著照單全收,可能所學到是相似法而不自知。

我們不妨参思看看,活在都會以人為本位與活在森林以生態為本位的思考,兩者對戒律的認知及態度一定會大大不同。比如,森林是獨立存在的,有人的時候它也存在,沒人的時候它依然存在,有情生命仰賴森林皆能維持自然平衡。在這樣的觀點下,尊者闡述論點「學會用妥協來決定我們修行的狀態」,我認為非常有深度而且與佛理知見是層層契合。但是回到人本社會中思考,我們必須清楚凡任何事都一定以群體利益為優先,以不殺生來打造友善環境來說,幾乎很難做到。這篇文的意旨,在這樣的因緣與情境下也只是個修行理念罷了,如果我們將要義解讀為「不殺」做奉行的準則,讓眾人冒著健康的風險,佛法勢必被社會唾棄。從這裡,便能清楚看到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會出現哪些現象,而佛法的根本規律「法從緣起」融入世間萬物,是不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一切法皆離不開自他,佛家天台中道觀與儒家中道思想,雖然表法方式不同,但都是認識實相的道理以及正確運用在知見上。還是那句話,很深,我不斷反覆嘗試、試錯中理解並學習。

我認為天台中道思想並不是五蘊空寂概念,也就是說不是空泛的空義,它於我們經驗世界,是一種全心投入,真心真意對待一切境界相,進入了純粹的心性。而在這樣真心對境中看不到我法二執面,只有自他無妄的存在價值。

 


 

01(1).jpg

02(1).jpg

敘利亞長年戰亂和苦難,人民智慧能成長嗎?能離苦得安樂嗎?

呵!我不喜歡囉哩囉嗦講一大堆,以下用邏輯簡單分析:

凡苦難會讓人追求安樂感和斷煩惱的智慧;但是安樂與智慧過程卻不一定經由受苦受難之體驗才能成長。

凡比丘尼是女人,但女人不一定只有比丘尼。

凡檸檬是酸的,但酸的不一定只有檸檬。

凡忍辱是修行方式,但修行不一定只靠忍辱才能修行,因為還有其他方式。

凡持戒即是一種修行方式,但修行不是僅有持戒唯一這種方式。因為致力於文學、藝術、科學等等理想之境都是現證終極目標之學習與實踐,也是修行的概念。

囉嗦不及備述...

這種佛言佛語很常見,一般學佛人無法分辨,他們認識的「苦」跟苦諦得到徹悟和解脫,差別很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