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醜事屢次而出,尤其是出家人的僧格和戒德問題。佛弟子面對佛門聲譽與眾生法身慧命時候,如果涉及到談論,有些人為了避開不必要紛擾,刻意選擇不聽、不看、不說,或者是不願面對真相而去忽略不想接受的事實,認為什麼都不沾的做法才是最妥善、最正確的佛法知見。但現在隨著惡行者一再隱瞞,並犯行不斷,使得許多無辜的人一再地受騙,以至於受害被毀戒體,不知我們學佛人是否心有戚戚焉?

我覺得醜事不是不可批判,可是一旦觀察及體會到它影響層面有多大有多深遠,以及意識到眾生接觸正法的因緣可能正在加速惡化時候,當從這方面關注,就會不忍心繼續淡定、不敢再漠視了。況且披露揭發的事證,並不是無中生有且惡意中傷之"毀謗"。再者,假若我們沒有用心去看、去聽、去解,冷靜觀察事態發展,確保同修間不致產生誤導作用,難道這是所謂的護法護教?

凡塵俗事紛攘不休,舉凡學佛之人在鍛鍊的過程中,無論事之大小、好壞、難易、苦樂、美醜,它都是一件修行事。而這一切修行事總有其複雜細微的因果業緣交織在一起而起現行;當然,這一切的一切也存在著眾生共業之風的牽引力。就此觀點來看,醜事只是代表著此修行者目前的功力還不是很好,意味著「分數」和「成果」還很低,而非沒有經過一番修行歷練。所以有些人在風暴中由於共業所感之故,會表現出不聽、不看、不說或者由疑惑進而慎重思考,去聽、去看、去解,其實他們並沒有違背內心「讓自己好好走上修行之路」的想法 。

因此,在相召相感的環境中面對醜事,修行態度與衍生方向,可從動機上大致歸納出差異在哪裡,以及發現一些端倪。

刻意不聽、不看、不說與用心去聽、去看、去解之間,存在著依願修行的寫照以及互為融通的對應關係。比如:

● 牽涉因緣不深,如道場信眾中的清眾或莊嚴眾之對象 → 可以選擇不聽、不看、不說。

● 自不能辨明、所知有限、無力防非止惡 → 可以選擇不聽、不看、不說。

● 因緣下被捲入,如道場信眾中的當機眾或影響眾之對象 → 可以選擇去聽、去看、去解。

● 自能明辨明察、能因明事理、能撥亂反正 → 可以選擇去聽、去看、去解。

● 能明因果、能融通事理、能自在無礙、能趣入聖教 → 可以選擇不聽、不看、不說;亦可以選擇去聽、去看、去解。此處的「不聽、不看、不說」意表為證悟之聖者對於洗心懺悔的人,能給予赦罪寬容,終不舉露之意;同樣道理,「去聽、去看、去解」意即針對懺悔未盡,或有覆藏心之人,聖者能夠應緣應機而施予壓力或點化。

由此看來,學佛人遇緣遇事則必須有作有為,而一切作為皆為修行之隨緣盡份而已,並沒有絕對的對跟錯,端視自己動機!

審視自身對佛法的心態與作為,不難體會在不同的學養背景下,不同屬性的眾生於不同因緣階段的「體悟」,似乎都有一套「進修深造」的機制等著你我。

 

uyyt.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樹林福慧寺 思惟 邏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