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各有各的根器、緣分,因此佛法之教化所依據方法都有它的適用範圍和條件,一旦超出認知與緣分的範圍,即便真理也可能變成謬誤。

對於佛法認識不夠的人來說,必須有一定的方法找到自己相應的點,假若沒有這樣的對應,便沒有方向。在此觀點下,若從念佛的本質來思考「當下得到一些體驗或當下得到一些受用」,如果能夠淨信受持,皆為有意識心靈覺悟,絕非「教觀不明」,所以「念佛」要看站在什麼角度,針對什麼根器說。當然,悟的過程艱辛漫長,可是只要悟的那一瞥見、或者是說那一瞬間洞見,這一刻,任何的「方法」都是多餘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理不明,所以才需要方法,但如果念佛之中能夠明理起來、在明理之中能夠法法互相貫通,那麼著於法相而不離只會堵塞自己的悟門,都是知見障的一種。

記得邏輯學家維特根斯坦,說一個著名的比方:一旦藉助梯子登上高處以後,必須一腳把梯子踹開。是的!念佛是有用的,但念佛與知見提昇兩者並不能等同,不過在一定範圍內或對某些根器的眾生是有意義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