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水深不語:溺水就在於窒息,嘴巴換氣都不夠,怎麼說出話?

人穩不言:人肥胖,動作都會遲穩,連說話都會喘還能說什麼?

相似法或心靈雞湯就是這樣,常見在佛理知見當中,像這樣令人笑的想法不可否認也是客觀之實,亦是中觀思想的批判和超越。當我們善解之後,即能夠在諸多相異處安住或擇其善而從之。

中觀與中道不同,但經由善解獲得身心安住之故,處事之間以安行及利行為做人的基本原則,即中道觀。修學穢跡金剛法後心念純淨了許多,發覺有一個方向引領我學習中觀作思維,以及嘗試體會「道之用」為生活處世的中道行。

 

【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上述的觀點,故意以詼諧角度讓有心人思考對境所起的認識,再由此認識,能更細膩察覺自己想法所引發不同的認知判斷。也就是說思考多元對境裡的不同層面與不同認知做自我反省,然後通過否定再否定達到認識偏執見解,而最終離妄離執就是自己的真理。這類見解非常多,視不同對境而有不同認知,比如「人穩不言」的對境,通常涉及少數的當機眾對象,假若佛陀應世渡化眾生,普羅大眾心性闇昧無知,難道慈悲寬穩的佛陀會擺出「不言」而作姿態?

以此思維再思維、以此修正再修正,最終所獲得的就是自己的智慧!

 

【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這也是其一,並不是定解!

思維再思維,直至離妄離執,此刻了然於心「善解」...就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甚至捻花微笑...肝腦塗地...都是以一音演說法!

呵!我當然認同!也能會意師父大德的意思,不過在邏輯上不美不等於就是醜,不言不等於不想開口說話,這裡頭存在著金剛經核心「即非」的否定修行法則。再怎麼申論或辯證,最終沒有一個是定解,已然「物我不悖」主客相融之全解,我也正在學習及體驗。

 

【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回頭想想,這則圖文就有這個用意,「以無偏無執現觀一切諸法的真實,從中可以發現真實緣起有眾多方面」,所以對於我見,我才用中觀批判。

 

 

出家人不打妄語,我相信絕不可能作假,而且出家人隨機拍攝,比起我們凡夫好造作可信度更高,但事實上以下這一則手機拍攝耀光問題也不造假:

 

 

這下子有趣了,該怎麼看待?

用「信念」還是用「知識」來相信?

先不用急著跟人家同聲附和,更不要自己毫無定見。

 

【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中觀很燒腦,卻能帶來斷惑離染的體驗】

 

兩位同修都用知識和經驗作否定,這樣說法不是不對,但更需要多方面思維及印證或客觀無偏見去觀察,當發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都處否定延續中,這時念而無念的篤定即是中觀。這裡我想引出中觀的學理與修行,然後分析到最後,識心終將沒有我法二執,也就是說窮究到最後,個人經驗或知識已經無法完全證實究竟實相。或者可以這樣說,妳看法和她看法,甚至我的主觀,雖然常識中我們站得住腳,不過當我們陷入我法二執意識形態,再怎麼有道理,若要求究竟或擺脫煩惱,自己勢必從覺觀下手去破除一切迷妄...實在不好描述。

中觀不是彼此用經驗和知識來做溝通,不過話又說回來,沒有知識和經驗怎麼辨真偽呢?因此必須透由批判性思考過程去深解其義或定解其理,中觀就是研究這種邏輯和實證方法。其實以修行的目的來看,中觀思想能破除執有我他之分別見,當我們諦理貫通之後便自然有起修的效用,所以在中觀的視角裡,因為心中的定解能夠斷除許多我執和實執,而這樣的現象與隨順境緣的「善解」無二無異。

世間法的真假來自知識或經驗,但是出世間的智慧來自否定性的批判。

中觀和中道之間的差別在於用審思觀察、邏輯思維的方法去觀察「日常生活的行為落實在正確的中道行持」,即是中觀。

很深吧!還是那一句話,若燒腦請略過。

佛法的中觀思想與生活有什麼關聯,我們佛弟子很少人深入體會。是很難懂沒錯,不過對世俗迷思之辨正卻是不錯的具體對治方法。中觀是藉由反省、思考、批判、邏輯驗證而呈現出來的思維修行。也就是說中觀的修行與體悟是由思維進入合情合理、事理通達、無執無礙、通過對客觀認識後的一種直觀,再經由直觀出發「批判」引出錯誤的思想或言行予以重重檢驗以及反覆辨別真偽,找出思想及修行的盲點和否定性之依據....直至迷妄自歇為止....所以這樣漸修之學(思維修)對學佛人來講,如果無法從道理上去通達確實不容易開竅,更別論與生活中的直接感受?

下面這則影音,有點「中觀」批判性否定的味道,但它凸顯是不依常理的詭辯,最終也是無法引導出究竟之結論。不過這可不是中觀思想,入中觀行,最終是明真妄而止,這點應該不難懂。

 

 

呵!應該很少人像我這麼傻,費心思將中觀修學觀念化簡來彼此参究,確實有它難度。

我想與同修分享的重點:

當發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都處否定延續中,這時念而無念的「篤定」即是中觀。

如果同修願意用心體會中觀概念,不妨思擇上述影音表達的手法,為什麼一再「破我見」而不立任何主張?

提示:中觀行持之原則,只破不立!

 

 

自我覺察煩惱源源不絕時,如何知道煩惱沒有一定的原因或理由、煩惱終將本空毫無實性的道理,這個思維狀態就是中觀。而在這樣將雜染的心轉為善念、淨念過程中自然而然顯露出來的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具足「止觀」狀態,是一種利用不離現象世界的認識來顯示空有不二、相即相容、能夠斷惑的中道思想依據。其實這也是「漸次止觀」之實修,那麼「由修中觀入中道行」,我們可以清楚「止觀」這一件事情的本質,並不是不與外面六塵境界相接觸。

這種自我覺察本身就是批判作用,但是透過批判可以覺察與體驗不斷否定的過程當中越顯得去蕪存菁,從而找出錯誤以及認清否定現象是一個「實存」的特性。所以才說中觀思想即批判性思維,是對現實世界的否定性認識之後將「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之體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