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正法,我們能做到】

 

這段影音突然出現在臉書的動態回顧中,再次讓我聆聽了二十年前大德的開示。因有所感觸,反思過去的修學,遂寫下這些感言。若同修對此有不同的認知,懇請多加包涵,或請忽略不理。我願為自己的評論承擔因果責任。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8-05 123202.jpg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8-05 123343.jpg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8-05 123452.jpg

 

針對大德所說的「不要用大腦」我沒有批評意味,因為每個修行者的見地不一樣,對修行方法的認識和理解也不同,只是很好奇若人依此教理而發心於佛事,想知道這樣的信仰者和忠實信徒能不被種種煩惱及矛盾所包圍嗎?如果不能究竟其意,你真的相信可以實現諸佛事嗎?

● 佛法的勝義諦(究竟真理)是超越概念和語言、超越分別和二元對立,進入直觀的智慧或無分別智,不是單靠思維能完全理解的。但大腦思維還是有用的,它可以幫我們初步理解佛法的教義,這是修行的基礎。因為用大腦思考和理解其法義,這是我們表達信念和修行的一部分。

● 世俗諦是指日常生活的相對真理,需要依靠概念和分別來進行交流或面對生活和處理問題。我們聞思修的過程需要通過「日常生活的真理」逐步理解和體驗,所以理性思考在這過程中非常重要:聆聽佛法,獲得知識(聞) → 深思所學,建立堅固的理解(思) → 實際修行,驗證所理解的佛法(修)。

大德說的「不要用大腦」,我相信是以勝義諦的觀點作前提,以一種全然的信任和接受的心態來「超越動機」做為主要驅動力。是啊,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實際上「不要用大腦」這種誤解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病,以下是幾個淺顯易懂的例子:

缺乏分辨力:在道場中不管出家或在家執事遇到各種人我是非時,因為認為「不要用大腦」便不再理性去思考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容易成為鄉愿被牽著鼻子走或做出錯誤的決定。

缺乏因果關係的理解:為祈福法會所舉行放生活動,如果放生地隨意選擇,不思考放生後可能遭致原棲物攻擊或攻擊原棲物,反而必須承受痛苦甚至死亡,最終影響到生態,這裡頭包括造作善與不善的業因。

缺乏動力:在道場應緣應事,面對知見問題與重點,如果無法思考及體會,可能永遠無法突破這些盲點,無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修行水平。

其他,不勝枚舉如籌辦法會需要大功德主和勸募捐款、伽藍內恣行淫欲、種種破戒過患等等.....

若有人真的覺得「不需要邏輯思惟」才這麼說,那完全都是他的錯,因為他用相似佛法來強說勝義之境!

 

【善解正法,我們能做到】

 

【善解正法,我們能做到】

 

易經有這麼一句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同理亦可得:

入佛之境 ⮕ 不要用大腦 ⮕ 形上之道

凡做佛事 ⮕ 需要正思維 ⮕ 形下之器

所以,宣說如來法教者必須做到善解正法,最怕就是用相似佛法之見故弄玄虛或添情作解,把眾生修行的重點耍的團團轉。

 


 

 

學佛修行雖然不提倡為人處世功於心計,但是生活中的謀略和手段與佛法在某些方面看似不同,其實有一些相似之處。因為兩者都離不開對人性和現實的深刻理解,以及同時存在著互通之法則:

《理解因果》

世俗諦:制定應對策略 = 洞察前因後果 + 預測他人行為

勝義諦:即一切現象都是由緣生法組成的,理解因果關係有助於達到智慧和解脫。

《智慧運用》

世俗諦:智慧 = 策劃 + 應對 + 情境 + 妥善

勝義諦:佛法中的智慧則是指見到事物真實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和超越現實矛盾,同時徹悟痛苦的根源並加以消除。

《心智控制》

世俗諦:策略有效 = 管理情緒 + 控制反應 + 邏輯思維

勝義諦:佛法強調修煉內心的平靜和清明,以「聞、思、修、證」基本方法克服煩惱和無明。

《中道體現》

世俗諦:避免極端 = 選擇 + 平衡 + 彈性 + 共贏

勝義諦:中道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指的是避免思想和行為上的極端與偏差,尋求一種平衡、和諧、適度的智慧運用。

佛菩薩渡有緣人也是必須運用我們熟悉的世間法,從思維的角度去籌量所惑之因,然後依緣起性行救渡之實,像這樣的隨緣應現之觀照,難道不是為眾生所佈建的「策略與計謀」?

佛菩薩設作是念 = 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 世智謀略

 

【善解正法,我們能做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