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濤法師白話譯/王勇恭誦

乙、勸祛疑生信

白話譯文:

○ 36.仔細地閱讀了您的來信,上面所提的一切議論。用一句話總結它們,就是“以凡夫的知見,胡亂地猜測佛的智慧。”我們從生至死,內裏的身心,外面的境界,哪一個能知道,其到底為什麼這樣運作呢?從自己有了覺知分別以來,看到前人的作為,自己也這樣做。于是才能夠身體長大,一切事情順利舒適,身體心情都很安樂。從生至死受用自在。如來世尊的教導,自己不知道佛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淨土法門是怎麼一回事。雖然佛祖誠言開導,也不肯因此而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按照這個道理推論下去,您終日吃飯,終日穿衣,那麼充饑、禦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知道嗎?還是不知道?若說知道,那麼知道的是誰?請準確無誤地指出來。如果指不出來,那還不是照樣依照前人的成規,穿衣、吃飯。那又何必對於這個了生死的第一妙法,必須希望先知道其所以然,然後才生起信心,就是斷然不肯因佛祖的誠言而生信呢?如果您有疾病需要吃藥。是先遍閱《本草》、《脈訣》,知道藥性、病原後,才開始按照病症確立藥方,然後開始服藥啊?還是立即請良醫診脈,立即服藥啊?若果是立即服藥,那就治病與學佛相悖。就算遍閱《本草》、《脈訣》,知道藥性、病原。也是和學佛相悖。為什麼呢?《本草》、《脈訣》,是前人完整的論斷。你也沒能親自看到,為什麼能夠相信呢?若說《本草》、《脈訣》這些醫書的的語言,不能不信。那麼佛祖、善知識的言論,為什麼都不能生信呢,非要你自己親眼看到才能生信啊?以你的知見,老實講,應該先看到某藥走某經絡、能治什麼病,方才肯開方服藥。決定不能依《本草》、《脈訣》這些醫書上所說的理論,來開方服藥。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親眼見到的緣故。現在你充饑、禦寒、治病到底為什麼,也沒看到,依然會去穿衣、吃飯、服藥。佛教和淨土法門究竟是什麼,自己不能親自看到,就算佛祖誠言都不生信,這是為什麼呢?一來是因為性命相關,雖然不知道也不敢不按照去做。一來是自認為自己很高明,必須徹底看到淨土法門之所以然才肯修持。古今多少出格豪傑都是因為這種知見,一生不沾佛法的真實利益。而那些愚夫愚婦當初也不知道淨土法門究竟是什麼道理。然而他們能依照前人的成規,老實念佛。因此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于是能夠帶業往生。達到斷惑往生的人都能證到佛果,豈能僅僅知道淨土法門的道理就算了呢。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因懷疑生誹謗,將會從劫至劫長墮惡道。被那些老實念佛已經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婦們所憐憫,打算要垂手救援我們都不能夠。為什麼呢?因為宿世不信淨土惡業所障礙啊。您的才慧如干將、莫邪寶劍一樣銳利,切玉如泥。因為不善利用你的才智,好像用干將、莫邪寶劍去切爛泥,那麼爛泥沒什麼意思,白白損失寶劍的鋒芒,能不可憐嗎!【書二】二五

原文:

● 36.諦觀來書,種種議論。一言以蔽之,曰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而已。且吾人從生至死,內而身心,外而境界,何一能知其所以然?從自有知識以來,見前人之所為,而自亦為之。遂得身體成立,諸事順適,身心安樂。從生至死,受用自在。若如來諭,己不知佛之所以然,及淨土之所以然。雖佛祖誠言,亦不肯因之生信。推是以求,閣下終日吃飯,終日穿衣,其充饑、禦寒之所以然,為知也?否也?若道知,則知者為誰?請的的指出。若指不出,猶依前人成規,穿衣、吃飯。何於了生死第一妙法,必企其先知所以然而生信,斷不肯因佛祖之誠言而生信耶?又閣下有病,須服藥者。為先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方始按病立方,而後服藥耶?為即請良醫診脈,立即服藥耶?若立即服藥,則治病與學佛相悖矣。縱令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亦與學佛相悖。何以故?《本草》、《脈訣》,系前人之成言。汝未能親見,何可取信?若謂《本草》、《脈訣》之言,不可不信。則佛祖、善知識之言,何以皆不生信,必欲自見方信耶?如汝知見,刻實論之,當先見某藥走某經、治某病,方肯開方服藥。斷不肯依《本草》、《脈訣》所說,以開方服藥。何以故?以未見故。今充饑、禦寒、治病之所以然未見,而即穿衣、吃飯、服藥。佛與淨土之所以然,己未親見,縱佛祖誠言,皆不生信者,此何故也?一則以性命相關,雖不知不敢不如是行。一則以高明自詡,必徹見方肯修持其法。古今來幾多出格豪傑,由此知見,畢生不沾佛法實益。彼謂為愚夫愚婦者,初亦不知。而能依前人成規,顓蒙念佛。因茲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遂得帶業往生,及斷惑往生者。將見悉證佛果,況徒知之而已乎。而此種自命出格者,因疑生謗,將從劫至劫,長墮惡道。被彼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者之所憐憫,欲垂救援亦不可得。何也?以宿世之不信惡業所障也。閣下之智,如干將、莫邪,切玉如泥。以不善用其智,如以干將、莫邪切泥,則泥無所成,徒損鋒芒,可不哀哉!【書二】二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