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濤法師白話譯/王勇恭誦
乙、勸祛疑生信
白話譯文:
○ 30.從嚴格而實際意義上來說,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是因為根機有生熟,緣份有淺深,所以導致得到利益有難得與易得的差別罷了。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的專修法門,就是恐怕修行人的心志不定,被其餘法門的師父所奪。一條條敘述初、二、三、四果聖人,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菩薩,最後到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說他放棄修行淨土,為他說其它的殊勝妙法,他都不肯接受。因為最初發願是專修淨土,不敢違背自己的初願。善導和尚早就知道後人,這山看著那山高,渺然無有定見,所以才苦口婆心地這麼說。以死盡我們展轉仰慕的狂妄偷心。哪知道以善導大師為師的人,尚且不依從他的教導。那麼緊緊依從大師之說的人實在是不多見。難道不是夙世惡業所使,令我們對於最契理契機的法門當面錯過,而淪為無禪無淨土的業識茫茫,沒有根本可作依憑的輪回生死中的人嗎?這真是悲哀啊!【書一】四八
原文:
● 30.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餘法門之師所奪。曆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豈夙世惡業所使,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覿面錯過,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輪回中人乎。哀哉!【書一】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