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

 

 

這種教化將人心和善與風俗結合在一起,人們在潛移默化過程中逐漸養成行善的習氣,這就是佛菩薩孕育眾生的慧命且深植人心的權巧方便力。

看看小孩八識田中的善性培養,將後成為慧命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什麼我由衷地讚嘆佛菩薩的方便力呢?因為祂們能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找到一種「啟發你的本性」不用刻意避世的紅塵智慧,這也是眾生心與佛心相繫「是心作佛」的初機體驗。

無量壽經提到「繫心諦觀」,用世俗義來理解就是影片中這種感受。換言之,看似宗教狂熱,我們佛弟子不可以本位的宗教觀或優越感去冷眼看待。

有沒有發覺我們有些佛弟子常將出世勝義高掛在嘴邊,給人一種曲高和寡感覺?

 

 

哈哈!真絕!媽祖在乎的不是社會的金字塔階級,而是服務於市井小民的底層階級醫療組織。

今年代表權貴的上流階級與代表醫療的弱勢階級一起迎聖駕,媽祖很懂得社會觀感並沒有迎合大金主,反而當下轉為正向聚焦,讓視角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公益的實質面,這種以覺性為神性其實就是一種紅塵智慧的表法,了不起!

 

 

雖說攔轎不得體也破壞巡禮規則,可是媽祖也有人情世事要應付,人情在神佛眼裡是價值觀重要,還是原則重要?空有人情而喪失原則全憑一己好惡,那是「濫情」;而發乎情兼於義,透過「有禮貌」應對進退出而不患得失,那是「溫情」。

又見中道!

 

 

地藏經提起:『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

如此謙卑媽祖婆,您讓我感受到地藏經功德利益!

 

 

或許有人會嘲笑這位母親的不理性,覺得對神轎崇拜根本就是民智未開。但不妨想想看這些信仰者因進香而相聚,他們隨香的過程中體驗到如何與神明對話、如何彼此敞開心,真誠相待、以及親見許多暖心動人的畫面。這些可貴經驗,因之而起增上方便,足以影響見聞者在想法上及行為上皆能悉轉為善,像這種不得不這樣做的紅塵戲碼,也是地藏經所講『承斯功德,轉增聖因』難以令人相信及理解的方便前行。

這幾天我好像又重溫了無法忘懷的地藏法教....

 

 

《法華經》裡有四句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等功德普及的觀念和利益主要在於不同階層皆能感受,絕不是我們佛弟子只空談佛理,實際生活中卻讓人體會不到。

 

 

【繫心諦觀】雜談

 

儒家對大道之行的關鍵看法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是強調人的主導性才能發揮天地人最大作用。

道家依道法自然之運作,主張必須靠「人」完美的配合才能融入自然和諧,達到不可分別的統一境界。

佛家對於傳統佛道不分的靈體現象解讀,賦予「依識為緣」,形成一種以習性作自我昇華的心智。

可見人或意識能與天地形塑成一種合理架構,並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去管理、運作這個世界。

 

【繫心諦觀】雜談

 

從因果的本質來看,鬼與神皆是凡界眾生,都有各自的行為和習性,包括護持佛法的龍天諸鬼神。我們民俗信仰常見鬼神以香火為食,其實以燒香當做祝禱並不是鬼神被煙燻快樂不得了或特別喜歡香味,而是因為餘習的緣故,執於自身習性反應「奉承、奉迎、討好、恭維」而以安住、甚至成就。想想看佛法常形容的四聖趣,會有嗜「香火」而免於生死輪迴嗎?

如慈母般意象的媽祖婆,祂為了入世,必須保有自己餘習來融入世間,所以遶境進香過程中感受到信仰熱忱與震撼力,它是激發眾生慧命的重要關鍵。由此看來,諸佛菩薩入世間演起那一齣紅塵假戲,也是離不開習性和個性,不過祂們將一切因緣轉為道用。

在此不妨接著思考,什麼是佛家觀念的「體用並顯」?體不離用,用不礙體,體用不二的境界到底要如何體驗?

 


 

 

持戒 & 習性

持戒 ⮕ 習性 ⮕ 對立觀或法執觀 = 抗拒

持戒 ⮕ 習性 ⮕ 善巧觀或中道觀 = 對冶

結論:中道觀能體現佛法的圓融思維

 


 

 

這又小又可愛的小傢伙,可愛背後一定有它的原因。也就是說現在的可愛模樣其實蘊含著「因果的道理」,存在一段「習性的故事」正在貫穿三世。

這種背後的真相,又喚起修學地藏懺的記憶,讓我心生警惕。

【詐習】

地藏懺法:『若其媚鬼。畜死物亡。來生人間。詐習成形。鬼仍謟媚。所依既滅。畜受狐身。貓貍犬屬。乞濟依人。謟媚千求。統名狐畜。』

心念執取:貪求詐偽,誘人謀利

造因:交誘發於相掉 (互相誘騙,欺瞞愚弄;相調相欺不肯止住,使人不知不覺墜入圈套中)

自心所現相:互相誘騙,互為愚弄,所招感之境相為「迷惑」

(遇畜依附成形的魅鬼,罪盡形滅,從鬼道轉生世間時,因誘騙欺瞞餘習未除,多投生為狐狸,野貓,家犬之類)

● 畜生道:狐類 (善於諂媚逢迎的貓、狗、狐狸等犬貓科動物)

 

【繫心諦觀】雜談

 

這種以誘騙為目的之動力就是詐習,它的習慣與性情都會表露出惹人愛憐與諂媚的氣息,所以不難理解,舉凡因果現象必然是藉由習性和行為反映出來的。

 


 

【繫心諦觀】雜談

 

中午沒吃什麼,運動完馬上補充糖分。

在星巴克這樣的下午茶要三百多元,對我來說捨不得花。但必須看開一點,家裡兩個小孩薪水從來沒有分攤家裡,她們的飯局和大餐像家常便飯一樣,哪像我想享受下午茶還得精打細算用遠傳累積點卷換自己的福利。

想想學佛後的自己,這樣的適當欲樂,在習性上越來越有節制感,特別能感受到中道的和樂!

「中道」是由體現空性的概念實際應用於五蘊世界,它是透過我們所理解的空性道理來進行思維與批判,然後在雜染現實中直接體驗「離妄」的感受和覺醒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中。所以說它並不是「空無所有」、「欠缺存在」的抽象法義,而是靠覺性來感知一切。

 

 

用出世觀點來看,苦是生命最真實部份,苦不入心,是不可能想出離的;若以世間觀點來看,苦既然無可避免,那就不要把苦放在心上直接去承受,能夠過得去就暫且這樣過下是面對生活最好心態,這樣的講法曾在佛法經義裡被一語道破:聖者有苦而有苦諦,凡夫有苦卻無諦之差別。

我想苦受,本來就是一種「饒益」的功德作用。因為凡一切有漏法皆含有苦性,故苦性是功,隨順是德,念念安住,希求修善,遍斷苦因,名為功德。

呵!其實我腦中突然感想到六祖說這句: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在公共廁所我幹過這種事,因為我修穢跡金剛法心無執礙,我確信自己能讓別人自在一點。

呵!以前沒辦法,現在卻有本事,不是我行而是從金剛大法體認到「為所當為」深妙法義。

不知道該怎麼描述這些感受,不過影片中所傳遞的,我很篤定就是「中道觀」!

 

【繫心諦觀】雜談

 


 

 

這篇文意旨我非常認同,但裡頭有一個觀點必須清楚,當意識到佛門出現不清淨而佛弟子能夠明辨戒律才是遮惡準則的時候,內心裡自然有一分清晰、有一分護念、有一分依靠;當這樣的依護心志付諸於具體行動以正視聽的時候,並非打擊名聲或懲戒僧人,這個時候就絕對不是一句「僧事僧決」就能解決佛弟子心中的疑慮了。利弊與得失在權衡「好處多於壞處」才能做出符合正確的判斷,莫過於為所當為。

 

 

法證法師PO文是有感最近香港慈山寺(李嘉誠建造)前住持洞鈜法師吃肉引發的爭議,看到文章後不由得讓我回頭審視十年前的往事及心路記錄,也再次深自反省修學過程中常犯的過患。

【不說僧過之思辯】

https://becool0207.pixnet.net/blog/post/190919182?fbclid=IwAR3Zkr08J4llsaoB1SwSfcpwUpZG28ZfHOVT2BBk2OhAqXn95ES1iUWGJ6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ool 的頭像
    Becool

    Becool的部落格

    Be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